Wednesday, July 13, 2005
告別南丫之行
MTO的朋友們:
可能你也知道,我在本月底便會遷出南丫島。不知不覺在此島上已住了年半,現在要離去,總有點依依不捨。
前陣子和周兄(聞見思錄)及小踢談起聚會,然後又與Elaine商量過MTO的網聚,但都因為事忙而不了了之。
擇日不如撞日,而且之後我便會忙著搬遷(大概也不能參加肥力的夏讀會),所以計劃在本星期六(七月十六日)攪一次「南丫行」,我想的行程是這樣的:
你們在中環搭三點半船入島(船程半句鐘),現在比較熱,我們可以在榕樹灣遊逛一下,然後HIGH TEA聊聊天,約五六點才行去索罟灣。仲夏日長夜短,要七時多才天黑,行山約一小時,夕陽時行比較舒服,到入黑前抵索罟灣,我們在那兒吃海鮮晚飯。晚飯後可以在索罟灣直接坐船回中環。
我昨晚和幾個做網上節目的朋友談起此事,有兩三位都有興趣,都是很易相處的年青人。周兄和小踢亦已報名。
有興趣的話,請電郵給我(dukeblog-mto(at)yahoo.com.hk)
PS。SHOWSLIDE,你的信收到了,讀後感慨良多,只是一直在忙沒有時間動筆回覆我的感受。你還在香港嗎?如在的話希望你會來。不然我稍後給你回信。還有,你在信中談到的,我可以和大家分享嗎?
雕刻時光:上咖啡館去
這篇昨天貼了在世界盡頭,你們也喜歡泡咖啡館的生活嗎?是以來串寫吧。:)
上週末,同學在課前建議:"要不要去理大的雕刻時光分店?" 我說"好極",逐把這一次的GAME DESIGN WORKSHOP改在咖啡館進行。 這一課是來回顧學生寫的GDD(GAME DESIGN DOCUMENT)。我們端著咖啡杯,圍在厚木桌子上審核概念與實踐的可能性。幾張桌子拼起來,在餐紙巾上,帶來的簿子上,大家打印出來的企劃書、論文上塗寫圈點,七嘴八舌進行意見交換。這樣一坐,就從中午耗到傍晚,用兩頓飯來送咖啡因。消費是每個人大約幾十元人民幣,以坐大半天來說很化算。
學生裡,聽說真的經常泡咖啡館的不多。唸研究生的,除非家在京城,否則都以宿舍為家。校園到處是可喝咖啡的角落:梯級、石壆、長椅、草坪、飯堂,為什麼還要到咖啡館? 一個男同學說:"漂亮的女孩(境觀)永不嫌多。" 北京的夏,可暴熱達攝氏四十以上。短裙配涼鞋的長腿女孩三五成群坐在沙發和靠窗座,被暴瀉進室內的銀白陽光在形體色相上加以描劃修整。看在美學敏感的眼睛裡,煞是解暑。
對於不是全職教授的人來說,我確實認為坐在咖啡館比在校園自在。個人沒甚麼咖啡癮,但愛喝咖啡的人卻總是有點癮的。咖啡的癮君子血液中要是咖啡因含量稍低於習慣水平,這個人的精明程度就恍如缺輪馬車,加盡馬力也只是跑出個徒然的迴圈。癮頭輕者就算是即溶咖啡粉已能應付,那多喝幾杯便了。成癖入骨者可多講究:時、地、人和都得兌現,然後入口那LATTE才成為有深層意義味兒的LATTE。似乎,不遵循若干來自一個個"曾經"的自定鐵律法門,就不能一再享受那口原美。
我喝著一杯自選苦水,看著那些帶著耳機的電腦/MP3使用者,他/她們存在於另一個聽覺世界,播放的局限性帶來一種經驗切割,我似乎反而成為了他/她們眼中經過改造的現實殘渣。旁座的學生要我教他怎麼把自己的無線裝備連接咖啡館提供的無線局域網,突然意識到,這當兒帶著手提電腦的教授、自由工作者特別多。打字的剔躂頻率是打打停停,拿起咖啡杯(不知道有沒喝),濕一濕嘴角,打打打打打,然後這位穿了個鼻環的年青人擺出一個恆古存在的思考者姿態。網絡滲透這個世界,我們再也離不開網絡,比咖啡還要利害。
服務員小姐T一邊跟我說她的房東也是香港人,一邊問我喜歡咖啡怎麼樣個口味。我開玩笑問她是客觀的口味、還是主觀的口味。掛一副書卷味重眼鏡的T正色回答:"客觀的味道是她們在每個下單(ORDER)過程裡可以做到的,主觀的,就看我們如何跟這一時一室一嵎的溫度、濕度、氣味、噪音起投緣作用。" 最後嘴角帶著餘笑說:"但最重要的還是你們來幹甚麼。"我環顧四周,好像人們在這標榜無害的休息環境中,都在進行意義解構活動。細意傾聽旁座,我會以為那對正在約會的男女,就是非得在今年今月今日,刻意來到這處三番四次的進行微小封閉的世界觀修訂不可。咖啡館是約會首選,似乎跟(約會二人)主觀經驗與客觀經驗的磨合效率有關。偷聽回來,話題的氣泡包裹著電影、小說、漫畫、動畫和遊戲,偏就沒政治和新聞。
以前在香港,在朋友的咖啡館幫忙過一段時間。店子叫AFTERSCHOOL,坐落在銅鑼灣利園附近,香港的朋友怎麼說也得一去,真的是很棒的店哦(笑)。按照我在店裡的觀察,熟客的出現率大約是三成,其餘是來了又走的新客人,和漫漫成為舊雨的新知。店面積不夠大,而熟客又佔得過多時,店會變成他們的俱樂部,放肆程度增長,只有打烊才能降伏。就像一堆近百人本來就認識的朋友,以微乎其微的機率,一一陸續的在同一個街角碰見,這段街面空間,變得私人化,很快就開始無動於一切約定俗成。
泡咖啡館,我喜歡帶本空白不少的簿子,在咖啡館描描畫畫殺時間。印象中,很多本書都是在咖啡館裡看完的。第一次看完的天龍八步小說,是在北海道札榥,宿舍東街盡頭,一家叫TEN STRANGERS,只有不多於二十座的咖啡館看完的。那段被刻劃下來的時光,只怕在時間度量衡中短得可憐,卻是節節深刻,隨時可以重播重燃:在黃燈的幫助下你看著天花,恍惚可以看見,那煮成蒸汽,在空氣中漓漫的咖啡香,在最低聲浪的老爵士樂頻率中振蕩。我讀著台灣朋友借來的武俠小說(貴乎中文),老闆也在閱讀不知名的外文書籍,後來走入近十個不知道要慶祝甚麼的幾位群客,不太誇張的熱鬧起來。似乎是有共識的收起書本,我扁著頭看著街外雨後斜陽,聽老闆播送幾首八十年代當時不算太舊的情歌。這生成生效在過去的空間感染力,強殖在我們感官結界的優先參考區段。簡直,就像電影的感光膠卷一樣。
上週末,同學在課前建議:"要不要去理大的雕刻時光分店?" 我說"好極",逐把這一次的GAME DESIGN WORKSHOP改在咖啡館進行。 這一課是來回顧學生寫的GDD(GAME DESIGN DOCUMENT)。我們端著咖啡杯,圍在厚木桌子上審核概念與實踐的可能性。幾張桌子拼起來,在餐紙巾上,帶來的簿子上,大家打印出來的企劃書、論文上塗寫圈點,七嘴八舌進行意見交換。這樣一坐,就從中午耗到傍晚,用兩頓飯來送咖啡因。消費是每個人大約幾十元人民幣,以坐大半天來說很化算。
學生裡,聽說真的經常泡咖啡館的不多。唸研究生的,除非家在京城,否則都以宿舍為家。校園到處是可喝咖啡的角落:梯級、石壆、長椅、草坪、飯堂,為什麼還要到咖啡館? 一個男同學說:"漂亮的女孩(境觀)永不嫌多。" 北京的夏,可暴熱達攝氏四十以上。短裙配涼鞋的長腿女孩三五成群坐在沙發和靠窗座,被暴瀉進室內的銀白陽光在形體色相上加以描劃修整。看在美學敏感的眼睛裡,煞是解暑。
對於不是全職教授的人來說,我確實認為坐在咖啡館比在校園自在。個人沒甚麼咖啡癮,但愛喝咖啡的人卻總是有點癮的。咖啡的癮君子血液中要是咖啡因含量稍低於習慣水平,這個人的精明程度就恍如缺輪馬車,加盡馬力也只是跑出個徒然的迴圈。癮頭輕者就算是即溶咖啡粉已能應付,那多喝幾杯便了。成癖入骨者可多講究:時、地、人和都得兌現,然後入口那LATTE才成為有深層意義味兒的LATTE。似乎,不遵循若干來自一個個"曾經"的自定鐵律法門,就不能一再享受那口原美。
我喝著一杯自選苦水,看著那些帶著耳機的電腦/MP3使用者,他/她們存在於另一個聽覺世界,播放的局限性帶來一種經驗切割,我似乎反而成為了他/她們眼中經過改造的現實殘渣。旁座的學生要我教他怎麼把自己的無線裝備連接咖啡館提供的無線局域網,突然意識到,這當兒帶著手提電腦的教授、自由工作者特別多。打字的剔躂頻率是打打停停,拿起咖啡杯(不知道有沒喝),濕一濕嘴角,打打打打打,然後這位穿了個鼻環的年青人擺出一個恆古存在的思考者姿態。網絡滲透這個世界,我們再也離不開網絡,比咖啡還要利害。
服務員小姐T一邊跟我說她的房東也是香港人,一邊問我喜歡咖啡怎麼樣個口味。我開玩笑問她是客觀的口味、還是主觀的口味。掛一副書卷味重眼鏡的T正色回答:"客觀的味道是她們在每個下單(ORDER)過程裡可以做到的,主觀的,就看我們如何跟這一時一室一嵎的溫度、濕度、氣味、噪音起投緣作用。" 最後嘴角帶著餘笑說:"但最重要的還是你們來幹甚麼。"我環顧四周,好像人們在這標榜無害的休息環境中,都在進行意義解構活動。細意傾聽旁座,我會以為那對正在約會的男女,就是非得在今年今月今日,刻意來到這處三番四次的進行微小封閉的世界觀修訂不可。咖啡館是約會首選,似乎跟(約會二人)主觀經驗與客觀經驗的磨合效率有關。偷聽回來,話題的氣泡包裹著電影、小說、漫畫、動畫和遊戲,偏就沒政治和新聞。
以前在香港,在朋友的咖啡館幫忙過一段時間。店子叫AFTERSCHOOL,坐落在銅鑼灣利園附近,香港的朋友怎麼說也得一去,真的是很棒的店哦(笑)。按照我在店裡的觀察,熟客的出現率大約是三成,其餘是來了又走的新客人,和漫漫成為舊雨的新知。店面積不夠大,而熟客又佔得過多時,店會變成他們的俱樂部,放肆程度增長,只有打烊才能降伏。就像一堆近百人本來就認識的朋友,以微乎其微的機率,一一陸續的在同一個街角碰見,這段街面空間,變得私人化,很快就開始無動於一切約定俗成。
泡咖啡館,我喜歡帶本空白不少的簿子,在咖啡館描描畫畫殺時間。印象中,很多本書都是在咖啡館裡看完的。第一次看完的天龍八步小說,是在北海道札榥,宿舍東街盡頭,一家叫TEN STRANGERS,只有不多於二十座的咖啡館看完的。那段被刻劃下來的時光,只怕在時間度量衡中短得可憐,卻是節節深刻,隨時可以重播重燃:在黃燈的幫助下你看著天花,恍惚可以看見,那煮成蒸汽,在空氣中漓漫的咖啡香,在最低聲浪的老爵士樂頻率中振蕩。我讀著台灣朋友借來的武俠小說(貴乎中文),老闆也在閱讀不知名的外文書籍,後來走入近十個不知道要慶祝甚麼的幾位群客,不太誇張的熱鬧起來。似乎是有共識的收起書本,我扁著頭看著街外雨後斜陽,聽老闆播送幾首八十年代當時不算太舊的情歌。這生成生效在過去的空間感染力,強殖在我們感官結界的優先參考區段。簡直,就像電影的感光膠卷一樣。
Monday, July 04, 2005
無邊閒談會(二):夏讀(又名書、輸、勝、贏)上篇
轉載肥力與Elaine兩位MTO成員的活動宣傳:
首次無邊閒談會談戀愛,出席人數差一個才足半打,反應不好不壞。第二次試辦會分上下集,佔七八月最後一個週末,試圖網盡星期六星期日有閒人士。
多得《打開》七年前開的文字玩笑,夏天談書會可堂而皇之稱為「夏讀」(卻不毒亦不獨)。談書不但可談所讀之書,所藏之書或個人閱讀史,買書、賣書、寫書、出書、印書、借書、不還或未還之書,甚至書中奇緣(不只趙某人講的千鐘粟、黃金屋和顏如玉)等,都可大談特談。
「夏讀上集」謹定於2005年7月31日星期日下午,「夏讀下集」則於2005年8月27日星期六下午舉行。
「夏讀上集」
集合時間:下午三時
閒談時間:下午三時十五分至七時,實際情況視乎氣氛及場地而定
地點:待定
報名辦法:在肥力的blog內留言報名(容許非blogger.com用戶留言),電郵肥力(eric.spanner@gmail.com)或Elaine(shuzhai@gmail.com)
首次無邊閒談會談戀愛,出席人數差一個才足半打,反應不好不壞。第二次試辦會分上下集,佔七八月最後一個週末,試圖網盡星期六星期日有閒人士。
多得《打開》七年前開的文字玩笑,夏天談書會可堂而皇之稱為「夏讀」(卻不毒亦不獨)。談書不但可談所讀之書,所藏之書或個人閱讀史,買書、賣書、寫書、出書、印書、借書、不還或未還之書,甚至書中奇緣(不只趙某人講的千鐘粟、黃金屋和顏如玉)等,都可大談特談。
「夏讀上集」謹定於2005年7月31日星期日下午,「夏讀下集」則於2005年8月27日星期六下午舉行。
「夏讀上集」
集合時間:下午三時
閒談時間:下午三時十五分至七時,實際情況視乎氣氛及場地而定
地點:待定
報名辦法:在肥力的blog內留言報名(容許非blogger.com用戶留言),電郵肥力(eric.spanner@gmail.com)或Elaine(shuzhai@gmail.com)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