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March 04, 2005

我們希望活得更快樂嗎?

今天在信報讀到紙鹿的文章,紙鹿以往都是寫影評的,但今天的文章與電影無關,反而和我們談的很有關係,簡直就是為我們而寫:
上星期的《時代周刊》用了「快樂」這個主題大做文章,佔十多頁篇幅的內容不少是老生常談,但亦不乏有趣的資料。

根據University of Minnesota研究員David Lykken在一九六六年的調查所得,決定一個人快樂與否的因素原來有一半來自遺傳基因,是與生俱來的;一般被認為是生命中最重要的東西如婚姻、家庭、健康、學業、工作甚至金錢,對人生是否快樂的影響力佔了不過百分之八而已;其餘便是人生中的際遇及起跌。

在這以前,已有不少研究指出中了大量獎金的人長遠來說並不比沒有中獎的人快樂;而在美國,年薪超過了五萬美元以後快樂指數並不會再隨薪金增長,可見滿足了基本生活需要以後,快樂與否跟金錢多寡並沒有多大關係;相反,愈富有的人很多時比一般人更難滿足於現有的生活。另一項調查則顯示,在意外中失去了雙腿的人,在八個星期後一般認為「快樂」是他們最強烈的感覺;而超過一半需要長期接受治療的癌症病人,亦表示疾病令他們更珍惜生命,滿足於依然活著的每一天。雖然有點難以置信,但原來健康亦不是影響心情的主要因素。

於是Lykken當年下結論,認為無論發生什麼事,過了一段時期以後身體便會把快樂程度還原至透過遺傳所得的狀態。但這結論很快便被另一位研究員Edward Diener推翻,Diener發現了兩種最能令人持續情緒低落的遭遇:失去伴侶及失去工作。據他的調查所得:大部分寡婦需長達五至八年的時間才能回復失去伴侶以前的快樂程度;而被解僱的人就算往後能再找到工作,壞心情亦會長時間持續。

既然壞心情可長時間持續,好心情又如何?多年以來,心理學的研究均著重如何醫治憂鬱症等從負快樂指數回復至零的方法,而忽略了如何把快樂指數提升至更高程度的研究。自一九九八年心理學家Martin Seligman當上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的主席開始,便致力發展「正面心理學」,希望找出令人更快樂的方法。問題是,我們希望活得更快樂嗎?

我更有興趣的反而是:「大部分寡婦需長達五至八年的時間才能回復失去伴侶以前的快樂程度;而被解僱的人就算往後能再找到工作,壞心情亦會長時間持續。」這是不是提示了我們甚麼才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