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February 25, 2005

帶去荒島的十樣物件

深夜,已經不知道幾點了,為了搭乘一班早機,你想想便覺得無辜,至少你是吃過晚飯沐浴後便上床,又不是小學生去旅行。除了剛躺下片刻馬上入眠,那幾乎叫你想不起,短到算不了什麼的一個夢,醒來之後到現在無論怎樣在床上翻還是睡不著。你重新回憶那個夢,說不定這是讓你可以睡下去的唯一法門。

那個夢,是這樣的:

你維持仰臥睡姿睜大著眼,神,從天花斜斜的穿透下來,以幾近可以掌摑你的距離,告訴你你明天早上的班機XXYZA要失事了。好好笑,你覺得,因為你自己連班機號也不知道,祂卻知道。

又再入睡,在夢中知道自己剛剛進入夢中的你忍不住恍然,原來輕鬆真的那麼重要。好久沒有在夢中醒著了。神再次用同樣的幾何形式伸展到你床前上空,祂開口說完之前就說過一篇的話後你忍不住打岔,你心裏想的變成嘴巴說的,你駁斥哪又有什麼用?既然要失事,你告訴我有什麼用。

凡人的從容,對祂來說似乎很少見,短暫茫然間。順帶你發覺祂背後,有雙華麗的翅膀在你房間的半空嘩啦嘩啦的,劃著美麗而奇怪的銀色曲線。很好,不燥狂的人有福了,即使是飛機失事,你仍然會無恙,其他乘客也會獲救。只是你會比其他人遲一點被發現,你會像那套電影一樣滯留在荒島一段時間。

啊,那要多久?大概在你有生之年吧。為什麼你能預知明早的未來,卻對以後說不個準來? 你們凡人,很少能明白我們站在不同的時間軸上,從太初直到以降,會移動的,只有你們吧了

要命,說這些我怎麼也搞不懂,算了。那,我跟航空公司說這班飛機會有問題、不坐這班飛機,或是起飛前勸喻其他乘客,甚至安排好了找人去搜尋航線上所有的荒島,不行嗎?聽著,到你做好準備之後,你會從夢中醒來,什麼也不記得,既不會誤了班機,也不會有任何即將發生意外的預感。你維持著仰睡的姿態,問這個不像在開玩笑,也不是要來害你的使者什麼準備,你要準備什麼。


天使向你說明了這些惱人的規則:

1)物件必須能夠完全放入寄倉或手提行李,以不造成自己察覺異樣為上,被發現的異常物件會在出門前被你自己拿出來,出門前留在家中;

2)物件不可以是生物、人、或海關與航空規範裏不被接納的違禁品,這些都會被扣留在海關,而你無論如何也會搭上這班航班;

3)物件不可以是武器,或那些能夠直接或間接威脅任何人人身安全的危險品,這些就算你怎麼小心收好,也會因為想不起而完全忘記,並在空難中失去它們;

4)物件不可以是關於這個夢的信息,這些你弄了,同上,準備了等於沒準備過;

5)物件不可以是通訊工具,同上,而且你有必要知道,你再度被社會發現和獲救,完全與你帶去的東西無關;

6)物件可以是書、照片、紙張、食物、玩具、家俱、工具,甚至小型電器,你有在荒野找到辦法發電、轉換和儲存能量的辦法;

7)物件在被你發現前,不會被沾濕、腐爛、或有任何破損;

8)物件是你一看便知道是你的,和怎麼使用的東西,而最好,是會為你帶來快樂,而又在長時間內不會生厭的東西;

9)物件帶來的額外重量在十公斤以下不會帶來物理上的重量增幅;

10)物件在數量上不可以超過十。


你或許因為被稱讚(不燥狂)而有點沾沾自喜,但你在天使說的,現在讓你自己去準備這十樣事物的自由時間裏,根本不能相信祂會放棄繼續監視而讓你有不被人知道的自由,如果這也算自由的話。這樣說起來,你以後會忘記見過祂這回事,算是個小小福音。

你拿出機票,利害,是祂說的那一班機。而且機票用力撕也撕不爛,不用說電話和網絡都打不出去,離開家的門和窗碰巧也打不開。雖然意味著即將會有一段長久的時間面對孤獨,而且當下只有僅僅的自由意志被人家以這麼看得起、鋪張、周到的方式尊重;但樂觀的你認為,這至少看來,在意外發生、滯留荒島和被人獲救的這些聽起來很漫長的過程裏,不必為自己的安全擔心。你仍然會無恙。投降,你專心去想那十樣事物。

帶哪幾本書好?快樂地,開始想起自己喜歡的CD和影碟。。。在時間延滯停頓的無限裏,你想了又想,想了又想。。。

Thursday, February 24, 2005

誠邀聚會 - 最新發展

現有三人參加聚會﹐是Duke, Eric 和我。日期定為三月五號晚上﹐地點為九龍區。如大家對此有興趣﹐請電郵我。
.........................

應公國先生的邀請,我樂意為這部落作聯絡,誠邀這裡的成員來一次聚會。各方好友,如有興趣,也是歡迎的。

日期初定為三月五號,星期六。有興趣者,請在這裡留言,電郵公國先生或我。

Wednesday, February 23, 2005

快樂絮語

這兩個月是很混亂的日子,我的舊工作掉了,便趁著未找到新工作的日子,嘗試全時間做兼職看看能否維生。但實在太忙亂,睡眠不足的我,心情很浮動。就算正在經歷人生裏很快樂很重要的事情,叫我可以常掛笑容,但總體來說,不快樂的感覺仍比快樂多。

也沒想過在這時候,要寫「快樂」。

當 Elaine 常在部落裏寫「快樂」,我想我在 Dream a little dream 比較多寫「不快樂」,就算不是「不快樂」,但仍然不是「快樂」。朋友不時都會寄電郵給我,看看我為甚麼寫得那麼沉鬱。

我想,這都是選擇。快樂不快樂,大部份時間都只是短暫的情緒反應,是個人跟世界的關係,一晃眼就過去。至於長時間處於那種情緒,我傾向相信這是個人的選擇,也就是人生觀價值觀等等東西所決定的。我深信我的人生觀價值觀會為我帶來一個快樂的人生,只是我也不介意自己偶爾處於不快樂的情緒裏,亦因為工作的原故,我刻意讓自己經歷多一點不同的情緒反應,甚至讓自己「去得盡一些」,好讓在演譯或創作歌曲時能夠清晰的傳遞給聽者。當能成功傳遞無論是快樂不快樂的情緒,我都會變得很快樂--能適度並真誠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情緒,就會快樂。

在建構個人跟世界的關係時,我發現認識世界和認識自己的重要性。大部份的「不快樂」是來自落差--事情跟我們所預算的很不一樣,剎那間需要重整與他/牠/它的關係,讓我們感到很不安。唯有我們真正認識世界、認識自己,我們懂得分辨那些是能力範圍以外,不能掌控的事物,如大自然的定律和災害,旁人的自由意志和情緒反應等。當我們真真正正學懂與世界相處,才能快樂起來。樂天知命,從來都不是要你放軟手腳無慾無求。

透過接觸大自然,我們能更深體會生老病衰的自然定律,了解大自然如何供養人類,而我們又如何的傷害著生態環境。我們處身於地球裏,根本沒可能獨善其身,漠視非我的利益。唯有懂得尊重自我以外的萬有,才能維持一個平衡對等的關係,引伸至人倫關係,就是要互相尊重,放棄掌控他人。

放棄掌控自我以外的個體,只能除去不快樂,卻仍然不能通往快樂的途徑。對我而言,快樂是自我與外間建立平衡對等的關係而達到的。通過獨處及與人相處,我們能更多發現自我,亦能與人互動建立關係。若果真真正正做到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各人都盡本份做好自己的份內事,世界可以變得很美麗。

才幹各有高低,盲目的比較是不快樂的因由。其實別人的才幹如何是超出自我界限的事,容不得你去掌控。但透過後天的努力,自己的才幹是可以慢慢培養出來的。能夠通過努力突破自己的界限,才是源源不絕快樂的甘泉。

Saturday, February 19, 2005

心中富有

真道理總是老老土土的,徐小鳳(我的八字頭朋友會說:「嘩!誰來的!」)有句歌詞:「渴望是心中富有,名和利不刻意追求。」

早上的報章盡是林百欣先生逝世的報導。林伯是香港的典型富豪,工業起家,一生勤儉,有為他打江山的老妻,有當過舞女的小老婆,子女不長進,唯有不言休。報導說林伯身家豐厚,但晚年想找餐飯跟家人一起吃也難,餐餐自己食魚柳包。尋找快樂的反面教材,莫過於此。

林伯勤勞守信,值得我們敬佩,以前我在他贊助的林伯欣電影院(現在已改由agnès b.贊助)渡過了不了快樂時光,但其他方面實在不太值得羨慕,我不會想做他的兒子。再讀今天信報曹仁超的《富不過三代全球適用》,更覺是為林伯而寫:
摩根大通投資銀行研究顯示,全球超級富豪過去二十年有80%以上守唔住巨富!包括披頭四約翰連儂遺孀大野洋子及推廣迷你裙後以自己名字發展化妝品牌雅絲蘭黛.關。最新一期《福布斯》全球四百位首富排名榜與二十年前比較,只有五十位留低,包括畢非德、威廉福特、羅伊迪斯尼、運動品牌Nike創辦人奈特等。

摩根大通投資銀行研究所得,超級富豪家族後人都揮金如土,例如希爾頓酒店後人帕里斯希爾頓衣花費極之驚人。其次係高通脹下不擅投資,加上西方政府所抽重稅,以及打官司和被欺詐,都係令巨富後人保唔住家財理由。富不過三代全球適用。

決定你係窮人抑或富人有十大標準。

一、自我認知。窮人好少諗如何去賺錢及點樣才能賺到錢,好聽D係「安貧樂道」,唔好聽係「不思進取」。反之,富人天生強烈賺錢欲,會想盡一切辦法去致富。

二、休閒。窮人認為「食少多覺」,寧願花時間睇《大長今》,仲要加入《大長今》熱去吃韓菜。富人冇興趣睇肥皂劇,只會動腦筋《大長今》熱中賺一筆。

三、交際。窮人喜歡同窮人做朋友,心理上排斥有錢朋友,唔係有錢朋友睇唔起佢,而係自卑心作怪,結果只研究邊度有廉價套餐、邊間百貨公司大減價……。反之,富人交際往往研究股市點睇、市點睇、樓市點睇、邊處有錢搵。結果窮人只知邊度有廉價套餐邊處大減價,富人卻知道邊度有錢搵。

四、學習。窮人學手藝,以便一技旁身天下通行;富人學投資,懂得錢搵錢。

五、時間。窮人時間唔值錢,可以跑遍港九新界去買廉價貨慳番幾十蚊,但浪費一整天時間。富人閑,閑在身體,例如打高爾夫球其實係傾緊生意,腦袋冇一刻停過;窮人閑,閑在思想,忙去麻將桌上摸幾把或研究馬經。

六、金錢態度。窮人經濟觀係節省,勤與儉,慳得一萬就係一萬,甚至投資亦離唔開「雞生蛋」理論。例如我老曹2002年叫人買金,唔少人回答冇息收,佢地估唔到金價三年升值50%(由二百八十美元升至四百二十美元),而斤斤計較雞會否生蛋。幾多股份雖然冇息派,但一年股價上升100%,窮人一聽到冇息派已冇晒興趣。

七、激情與感情。窮人只有感情,聽完新馬師曾唱《萬惡淫為首》便流淚兼捐錢,感情太豐富兼有代入感,好易受感動。反之富人卻不易受感動,例如1989年六四事件居然認為滿街鮮血係入市時機。

八、自信與自卑。窮人自卑,有D錢便穿名牌戴名錶名車才能增加自信,十分介意人地點睇自己。富人自信而不自卑。李實發係典型例子,藍色西裝十年如一日,戴精工表,飲自己公司屈臣氏售賣廉價紅酒……。以前郭得勝又係另一例子,永遠坐日本車,因為慳油……。呢份自信令佢地光景不佳時唔悲觀,繁榮期亦只謹慎樂觀;反之,窮人繁榮期亂花錢,衰退期呼天搶地。

九、習慣。有個富人見自己親戚太窮,送一隻牛畀佢。窮人滿心歡喜,但諗到牛要食草,結果將牛賣掉,買D雞養希望生蛋,結果幾天一隻雞食,一年後富人去探望佢,佢依然故我仍然係窮人一名;窮人習慣今朝有酒今朝醉。原來富人自己年輕時亦冇錢,辛辛苦苦儲錢買隻牛,然後到處帶隻牛去食草奶賣,賺到錢便買羊生羊仔賣錢,然後開農場,最後變得富有。富人以為送隻牛畀親戚可令其發達,但唔明白窮親戚未養成儲蓄與投資習慣,每年送佢一隻牛亦無法脫貧。

十、上網。窮人上網搵娛樂,富人上網搵投資機會。結果窮人愈上網愈窮,富人愈上網愈富。

改變金錢觀念勝過留低家財

為何富不過三代?因富人只把財富留畀親人,而非改變佢地對錢觀念。一如上述富人向窮親戚贈牛,而非教佢養牛。

給窮人一條魚今餐佢有食,教曉佢捉魚佢便有謀生技能,培養佢管理漁場技巧佢便可以發達。貧與富最大分別在此!

唔少人認為唔夠時間用,解決方法好簡單,就係將電視機關掉。1998年研究結果,一般人每天有5%時間浪費電視機前,睇電視結果係將10%收入花費無謂上(買自己唔需要)。睇電視已成為現代人最大浪費,包括時間與金錢。減少睇電視後,一般人感到人生快樂多15%,如把睇電視時間改為睇書,你會感到人生快樂多30%。換言之,如何從不滿足不快樂轉為滿足同快樂?方法好簡單,少睇電視多睇書便可以有一個快樂人生。令人快樂書係乜書?原來係有關浪漫小說,57%女性喜歡浪漫,43%男性喜歡浪漫,睇浪漫小說令人身心愉快。古典音樂及鮮花有助浪漫氣氛,情人節令人感到浪漫唔係鑽石,而係鮮花加古典音樂。
其實洋人和曹sir談快樂的文章,我以往也轉貼過:
曹SIR都教導人快樂之道
最佳的投資策略

快樂與哲學

追尋快樂是方法可以發展成一種人生哲學。哲學這兩個字聽起來高深莫測。這陣子港燦兄哲學老師威廉日以繼夜的討論著哲學問題,我不敢細聽,怕自己功力不足看得頭腦混亂。教我哲學入門(Philosophy 101)的翁老師說,哲學(特別是人生哲學),和寫作一樣,某程度上是一種治療。人生除了解決溫飽,有時總會想到道德、倫理、自我、生死、宇宙等問題,這類問題討論了千百年都可能沒有答案,但人是需要討論和思考的高等動物,吃飽了想到這些問題不能置之不理。所以翁老師說,有癢才抓(don't scratch if you don't itch),不是每個人都要讀哲學。

昨夜與司南談起我們的More Than One,我把我想體現的那種「閱讀/觀察>思考>體會>寫作(回應)」寫作方法說給他聽。他聽罷有個建議,可用作來解決如何出題。他說無中生有最難,但人家硬把一個話題推給你時可能接受不來,要找一個所有人都有興趣的題目實在不易,但若大自我,倒不如在自己的網誌寫。

他建議人家若讀到一篇很有感想的網誌或文章,可以把這篇引發你有想法的文章(或摘錄,或連結)到More Than One,然後加上你的讀後隨想,讓其他成員分享和回應。你選的文章對你來說一定是抓到癢處的文章,讀者亦可知道你所關注的是甚麼。在這裡寫,加上以「尋找快樂」作為骨幹為主題,希望可以自然地產生更多互動。

Sunday, February 13, 2005

賣賣廣告

小說連線,已開張了。現有三成員,歡迎其他有興趣人士加入。

Saturday, February 12, 2005

Elaine 找來快樂的痕跡

很喜歡Manfred 這兩句話,「感到快樂,是因為自己的進步。」,「是思想上的提昇,相對身處的時空的一種超越。」;也很喜歡Stannum 這句,「看不見的﹐不知道的﹐我們的大腦也如上述地把好東西補上去」。

在自己的過去找來這些片段:

開心手冊:守則一 - 我們可以抱懷疑態度﹐但是我們更要相信別人。

在我們的世界裡﹐如果沒有了信任﹐那麼我們的人生便會變得灰暗,變得生無可戀了。我們的人生應該是充滿色彩的,相信別人便是創造人生色彩的重要秘訣。可是我們可以抱懷疑的態度,這是一個正面的行動,懷疑絕對不是不信任﹐而是一種求真的心態。在時間許可的情況下﹐我們可以把那些懷疑的地方弄清楚﹐如果時間不許可﹐我們要相信別人的提議﹐把它完成以後﹐才把那些我們懷疑的地方弄清楚,我們得到的絕對並不比我們把事情弄清楚後才行動的時候少。懷疑和信任﹐是可以成為一對好朋友的。

開心手冊:守則二 - 我們是可以拒絕成長﹐但是我們便要學會看見和適應環境。

成長對於一些人來說是不需要的。他們滿足於現狀﹐看不到原因為何要改變。他們不是不認同成長的重要性和作用﹐可是他們沒有動力讓他們看到原因。對的﹗看到和聽到一些東西﹐是需要動力的。我們害怕死亡﹐所以人們開始留意和緊張周遭國家所發生的傳染病和死亡率。這便是我們的環境。環境是沒有可能走動的﹐但是它們會改變。它改變的速度不是很快﹐只是我們沒有把它留意罷了。當我們在最後的關頭才把已改變的環境意識到﹐可能已經不太懂去反應。我們可能只會感到害怕和儘量的去逃避。感到害怕和逃避的生活﹐絕對不可以和開心有任何的關係。我們要從現在開始﹐學會看懂我們的環境,我們的裝備能力也可能隨之提高。

開心手冊:守則三 - 我們可以哭﹐但是我們要更努力地儲存快樂的情緒。

我們為什麼哭﹖哭得原因有很多﹐比方說﹕在不開心的時候﹐我們會哭。在感到悲傷的時候﹐我們會哭。在離別的時候﹐我們更會哭。在沒有任何原因的時候﹐我們也可以哭。近來你有哭過嗎﹖有的話﹐是什麼原因呢﹖哭和笑﹐是兩極的。好像我們兒時玩的搖搖板﹐是需要兩個人一起去玩的。獨自一人的時候﹐是沒有可能擁有玩搖搖板的樂趣的。哭﹐也是一樣﹐是不可能一個人去哭的。我們哭的﹐總是和一些人、一些事情有關的。而且我們是不可能一面倒的去哭﹐總有起起落落。沒有起起落落的搖搖板﹐還算是搖搖板嗎﹖還記得搖搖板的樂趣,還記得那頑皮的﹐讓我突然從高處跌落低處﹐我哭了。我可以哭﹐是因為在這之前﹐我得到了樂趣。在哭的時候﹐我還在盼望可以再玩一次。不要害怕哭﹐只要在這之前﹐我們能夠儲存足夠的快樂便可以了。

為什麼要寫開心手冊?原因已經不記得了,可能是和朋友鬧著玩而一時意氣所寫下的。寫了三個守則已經接不下去了,不是沒有關於開心的題材,只是多心想寫別的。更可能的是我轉了看書的種類,像Manfred 所說「我也發現開始寫blog (或寫作) 之後會多翻書看,克服苦無題材的方法,唯有是多看書。」,我這憑興趣的就容易隨著環境而改變了。這就應驗了開心手冊守則二。

美化了的過去和距離

Manfred 說「對於已過去的事,我們通常將它們刻意美化」﹐我深有同感。我在自己的部落說﹕「我是一個坐火車時喜歡面向車尾坐的人﹐喜歡回看遇過的風景。」因為逐漸遠去的風景越來越小﹐越來越朦朧。瑕疵都給縮小到看不見﹐而看不清的地方﹐我們的大腦就識趣地把一些自己喜歡看到的東西補上去﹐就成為一幅美麗的圖畫﹐帶給自己一些快樂。

當然﹐這是一種自欺欺人的行徑。除了美化過去之外﹐我們也常常美化與自己有距離的東西。例如﹕美化歌星偶像﹐美化外地的景點﹐美化他人的生活﹐美化網友的形像……

不容否認﹐我們對網上相交的朋友﹐所知的都只是他們願意公開的一部份。看不見的﹐不知道的﹐我們的大腦也如上述地把好東西補上去﹐這樣﹐就構成了我們對其他網友的印象。

我們這些網誌作者﹐化了名字﹐隱了身份﹐透過文字潤飾了自己的生活和思想﹐將其朦朧地公諸於世。看的一方﹐就在心底塑造出一個形象﹐一個與真實的作者有所不同的人。當然﹐又有人認為因為隱去了身份﹐網上的文字沒有了日常待人接物的假面具﹐更能反映出網友的真實性格。

究竟現實生活的自己和網上的自己﹐哪一面是真﹐哪一面是假﹖實在搞不清……不過﹐這不是我喜歡的朦朧感嗎﹖搞清了﹐也許不如現在快樂。

Manfred接力說快樂

說快樂時,往往是這樣的:對於已過去的事,我們通常將它們刻意美化。對很多人來說,「快樂」是屬於過去式的經驗。回想一家大小一起熬的日子,七八口住在公屋裡,暑天三十多度,室內只有一舊式風扇,也是好的。人總傾向將過去浪漫化了。

快樂,並不和物質掛鈎。城市的冒起取代了傳統規模較小的農村社會,沒有了彼此共同或相近的生活經驗。活在城市裡的人的個人經驗都是割裂的,他們的快樂不能奠基於與同村人之間帶親近性的簡樸生活經驗上,他們的出路是在彼此有共識的場所(如卡啦OK,酒吧)裡尋找快樂。這些場所都是偏重於官能刺激的,將精力發洩在K房和酒精裡,結局通常是空虛無聊。但工作上的重複性又逼使他們不得不尋找宣洩口,但我們都知道,這是徒勞無功的。

情感的抒發變成了另一條途徑。上網、電腦和與之相關的通訊工具興起,恰恰是現代人在官能刺激外試圖尋找快樂的嘗試。「快樂」在這裡彷彿已成為「排遣寂寞」的同義詞,因為都市人最大的敵人就是寂寞感。寫網誌者如我們,也不妨承認是這種感情下的奴隸--我們並不比純追求官能刺激的人高明多少。我們也不過是透過另一種工具以尋找、分享、整合都市人各自割裂的記憶的可能性。只是,這種方式來得較個人主義。相同的是,我們的心理上有某種顯著的缺陷。

以我來說,快樂來自簡單的事情,就像許冠傑那首歌那樣。我得說我是很小孩子氣的人,到今天,天氣還是會影響心情。在人際關係上,我的經驗告訴我,能從獨處中得到較大的快樂。固然是避免了人互動之際磨擦的可能性,但同時在團體經驗中,找不到適當地表達自己的方法。結果是每每朋友之間的聚會後,總帶點洩氣感。一個人做的事,如看書、看電影、做運動、寫網誌,可以比較沒拘束,而且可以「凝視」自己的進步。當看書看電影時得到inspiration,得到啟示時,其樂尤大。我想,能令我真正快樂的原因,是即使肉身跳不出社會、文化無形的限制,起碼能讓思想超出刻下的環境。感到快樂,是因為自己的進步。不是普遍意義下的進步(尤其與「增值」二字更是風馬牛,以至相矛盾) ,而是思想上的提昇,相對身處的時空的一種超越。

Friday, February 11, 2005

Elaine 說快樂

如果我說,快樂很簡單,你信不信?為什麼我們的祖父祖母輩在鄉間生活會快樂?他們的兒女,到了城市去工作,賺了點錢,他們想賺更多的,他們變得不快樂了?如果我們現存的世界,沒有了電腦,沒有了電話,沒有了網路,我們會快樂嗎?我們的第一反應很可能是“不能夠沒有了那些”。請問問自己為什麼呢?只是一天也不可以嗎?沒有了電腦,沒有了電話,沒有了網路,我們有的是書本,我們有的是一張紙,一支筆,我們還可以看的,可以寫的。還可以看,可以寫,怎麼我們會不快樂呢?

在我自己的部落裡,我常寫關於快樂的話題,多寫,是寫給朋友看,主要是寫給自己看。我很相信潛意識的能量,常寫快樂的東西,我的想法也會日漸偏向快樂。這個方程式很適合我。

Duke 說「都市人生活雖然繽紛又忙碌,但他們很多都非常非常寂寞,十分十分空虛。」我的生活卻相反的,不繽紛也不忙碌,也不感到寂寞和空虛,是什麼原因呢?是我的生活美滿嗎?答案是否定的。我也有人生裡的一些缺陷,也有很多不快樂的事情,也一度的感到寂寞和空虛。何以有這改變呢?我用的就是我以上所說的方程式。有時侯,看到人們在部落裡寫一些人生低潮,我肯定是他們的真感覺,我肯定這是一個把情感流放的好方法。在我肯定的當兒,我也時常提醒自己這方法不適合我,寫完了,心情好了,但是我們卻沒有把我們的壞情緒治療好,就好像我們病了,我們看了醫生,拿了藥,但是卻沒有把藥好好的吃完。我們總以為自己的病好了,卻不知道病菌在我們的身體裡慢慢地滋長,在不知不覺間,我們再不可以有自我的免疫能力。依賴ICQ、Newsgroup,便是我們的壞情緒還沒有治療好,在那裡,我們找來同道中人,我們以為我們找對了對象。正因為我們以為自己是對的,我們在沉迷下去。沉迷的日子,在我人生的低潮裡也經歷過,做了一些胡鬧的。如果你問我那時我清醒嗎?我可以告知你我那時是清醒的,我需要那些胡鬧來支援我的生活,因為我是空虛的,我是寂寞的。我快樂嗎?我絕對不是快樂的,有的只有漫無邊際的所謂思念。哭得最厲害的時候,就是那時候。

慢慢地,我開始看書,認識了潛意識,相信了它。這一刻,我是快樂的。快樂是因我的投入,是我面向了快樂,而不是等快樂來找我。

尋找快樂

總不能叫大家漫無目的去寫,雖然我的壞性格由始至終都不想「指揮」,但我想,我自己有時也很想有人提點著、指示著、引導著。好吧,試試看吧,而且試一個抽象的、最高難度的,不成功便算,因為不能退求其次。我把我的思路說出來跟大家分享,其實我也是聽著大家所說的,再撫心自問一下:「我最想寫的是甚麼?我關注的是甚麼?我為何要寫?」然後再問一個:「如何把答案轉化成一個共同的寫作目標?」

大城市是我們的共同背景,我們都是可以上網的一族,不是農村裡的人。都市人物質生活豐裕,至少我看不到各位寫作人有吃不飽、穿不暖的問題。物質豐裕的城市人,特別是我們香港人,精神生活卻很貧乏。這麼說出來可能有點老掉牙,但就算把所有牙都老掉,也不見得問題就此消失,都市人生活雖然繽紛又忙碌,但他們很多都非常非常寂寞,十分十分空虛。因為寂寞,出現了五花百門的消遣,出現了如日劇、韓劇、卡拉OK這類即食娛樂;因為空虛,興起了ICQ、Newsgroup,最後出現了網誌(blog)。我不是開玩笑,愈來愈多人有自已的網誌,愈對自己的精神生活感到有所不足的人,愈有興趣寫網誌。

網誌是很個人的,所以當我請大家合寫網誌時,大家頭上總有個問題:「我為甚麼要在這裡寫呢?我為甚麼不在我的『私家花園』寫呢?」;但同時間絕大部網誌都是對外開放的。通過寫網誌,我們可以在忙碌中回頭看看自己所過的都市生活,然後從別人的回應中看看人家對自已的看法,從而更認識自己。例如我自己,我發覺我還是很愛看電影,然後又發覺自己是個很頑固、很小氣的人。

讓我用一個老套故事說明一下,我們在電視、電影、小說中一定看過這個場面,甚至親朋戚友間也常常聽到:某某富豪,少年時受盡屈辱,長大後艱苦創業白手興家,錢賺盡了,成就有了,但臨終時才發現一生中沒有幾多快樂日子,自己和家人的時間太少,不是好丈夫,不是爸爸,最快樂是某年大病住在醫院數天,家人在旁。(如我的故事說得不好,可參看狄更斯的《聖誕述異》(A Christmas Carol) 。)

幾十年來香港經濟起飛,人們眼裡只有錢,另加地產商和炒家送給大家紙上宙貴,幾十年後的今天因為經濟放緩,我們終於可以停下腳步,但頓時間我們都變得不知所措,求神拜佛的希望香港經濟復甦。為甚麼我們一定要先祈求經濟復甦,那些老套但恆久真實的富豪故事不是告訴著我們快樂與經濟狀況之間不一定有個等號嗎?

我們可以繼續改善經濟,賺更多的錢,但我們總不能到臨死的一刻才發現快樂吧?快樂是甚麼呢?如何尋求快樂呢?

如果看一部你喜歡的電影會令你快樂的話,寫下你喜歡的電影。如果認識到一位朋友令你快樂,寫這位朋友;如果愛情令人快樂,為大家寫個有愛的愛情故事。都市人甚麼都得到了,但忘了甚麼時快樂,又誤認了某些東西是快樂,讓我們這班人找找看,甚至「爭論」一下,甚麼是快樂。



廢話說完,現在談談運作。事先聲明,我是不會逼迫也不能逼迫任何人去寫,這違背了我剛說的「追尋快樂」宗旨,我只可以行「莊家制」,我是莊,只要有任何一位參加者先寫一篇,如無其他朋友寫文回應,起碼也會有我(在三星期內)寫一篇回應文章。在十天內,我會寫一篇《獨處也快樂》,作為現在到三月中的主題,談談alone不等於lonely。如各位馬上有靈感,很歡迎你們先寫。以後每月換一個主題,每人不限寫多少篇。如你有題目建議,電郵給我,否則的話我可能會自己再出題或選位作者出題。

此外,離題但你認為適合在這裡發表的文章也歡迎,在文章中註明一下便可。

《快樂》

作詞:許冠傑 作曲:許冠傑

快樂是陽光普照的清晨
快樂是流水美妙的音韻
快樂其實分分鐘把您等
只要您識得點去搵

快樂是尋找天際的星辰
快樂是回憶沙灘的足印
快樂其實邊一位都有份
不管您是富或貧

朋友愛 父母恩
每刻溫暖在我心
豁達滿足 仁愛施恩
快樂便常共您相親

快樂是離開都市的煙塵
快樂是回家往浴缸一浸
快樂是一首好歌嘴裡哼
一張晚報 一杯香檳

快樂是賢妻給我的精神
快樂是兒子親暱的一吻
快樂長陪我這一生
皆因我是快樂人

還是正式的寫一點吧

先祝大家新年好。與其要大家在回應裡找我的反應,不如
獨立成篇。

說到合寫作業,以前曾參與過,那叫「一起寫吧!」,某
些細節我在這裡提過,不贅。今回要補說的,是那裡的主
要成員,大都已在網上閒聊數個月甚至年多,彼此較熟稔
,興趣亦相近,結果其運作也順暢些。然而當時每題設限
兩星期,寫不出的,或中途消失的寫手亦大有人在。

各人寫不出或難以繼續的理由,我無法盡知,但按自己的
經驗,忙已是一個很實用和常見的原因。自己年歲漸長,
也因生活迫人,得找個新方向(無聊說說吧,這短句直是
改〈野花〉的歌詞),見一些作業甚難繼續,萌生退念,
但我以為,在退出前,還是要好好的交代,也不應留下爛
攤子。

是故,如果我好久沒在這裡貼新文章,請原諒。


另想說說可行的模式。以前這裡似乎行的是一題各寫,如
果行的是一題接寫,即有一題目,甲寫好乙回應丙再回應
甚麼的,那又如何呢?

Thursday, February 10, 2005

寫寫畫畫

有一天收到電郵,基於好奇的關係,便連上這兒,誤打誤撞便成了 contributor 的一份子。

這幾天都在學習如何當一個好的讀者。在這兒看了幾篇同道的文章,對於共同寫作多了一點思考。說是「思考」,其實也不是很嚴謹,我一向都是隨意隨時隨地寫寫畫畫的人,但自從在個人網誌寫了一篇散文之後,我開始認真想想是否能寫得好一點。說好一點,是因為在網絡寫慣了文章,慣了那種即時性和亳不費力的感覺,亦因此寫得散漫和混亂。

幾年前在日記網站寫得太雜,除了生活瑣事以外,還貼歌詞甚至心理測驗結果,像是生活的回收箱,朋友倒是交了不少(因為後者的互動性其實很強),文字卻變得軟弱無力,就算我已努力只寫書面語不寫口語。轉移陣地至 blogger 後,多了點空間改版面設計,寫文章時用多點心力,朋友說我的風格改變了,變得多了自己的生活。直至昨晚看了《寫與不寫,是個問題》和 jennylau 的回應便想通了:題材太雜亂,讀者看得沒頭沒尾不知所措,跟不上作者的思路,理不清回憶感覺,怎能投入其中呢?

我想起漫畫界的「同人誌」,數個漫畫新手把自己的作品輯在一起,共同尋求出版及被閱讀的機會。他們由拼合自己的圈子開始,讀者數目即時倍升,再推廣至認同「同人誌」理念的其他讀者,這類型讀者是忠實並重要的推廣者,是「同人誌」成功的重要因素。我不知道這理念最終成功不成功,但單是互動交流的過程已經夠吸引。至於如何集各家之大成,由不至於題材風格混亂,這要留待有共同寫作經驗的同道多想,為我們造就一個空間繼續寫寫畫畫。

至於回應,這個真的是可遇不可求。任憑我們怎樣努力「鼓勵」回應,主動權始終不在作者身上。但既然我們擁有兩個身份,既是作者又是讀者,我們至少能做好別人的讀者,讓網誌多點流量和討論氣氛,也讓自己習慣回應。

多謝你看我寫寫畫畫。

初來說寫

Well,收到了大公的邀請,原來這裡開業已逾半年,中間經歷過一點荒廢的跡象。逐篇略讀了各人的文章,然後思考了這種互動寫作的特性。以前跟幾個朋友在明日報開過一個新聞台,寫了沒幾篇就荒廢了,沒李杜之材,復沒賈寶玉般富貴閒人的生活質素,寫blog就只能是副業了,至於多人合寫的blog,就更是副副業了。

互動網誌的困難正如Stannum說,每個contributor人生經歷不同。我們可能屬於不同性別、不同階層、以至不同的個人生活經驗。與citizen reporter不同,它的特色是比較自由,天南地北無所不談,意見也較主觀和個人。然而成員之間好像欠缺了一種共同目標、共同興趣,通常討論最後流於游談無根,各成員之間缺乏了回應的衝動,終致意興闌珊。這個問題頗難解決。

當然集體創作是好的,像古代騒人墨客般限題限韻限時以成詩詞,再比其高下。我也發現開始寫blog (或寫作)之後會多翻書看,克服苦無題材的方法,唯有是多看書。身邊的人和事嘛,頂多是加了點糖的白開水。

至於罵戰,通常能引起罵戰的不外政治、宗教、道德等所謂大是大非問題。將這裡的祥和氣氛變成兩軍對陣的殺戳戰場,我猜不會是大公的本意吧。然後又覺得合撰小說蠻好的。也不一定要將小說規範於某種題材,畢竟各人業有專攻,女生一般較擅愛情小說,其他人有能力的話,將它跟歷史小說、科幻小說、武俠小說甚至哲學小說(?)糾結在一起,或許能豐富小說的內涵。或許我們每人自己設定一名角色(和設定一個開始時的場景),然後根據各人的角色性格設定去演繹各人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我想會是一個好開始。

回應,我覺得是重要的,尤其在互動網誌裡,互動一詞已經將回應的重要性高舉了。將文字還原,它是一種溝通工具,設想世上若只有一個人的話,他大概不會發明這種複習的記事系統吧。文字既用作溝通,回應就顯得必要。自我追求文字上的造詣不是不可以,但就像放空炮,失去了網誌的意義。字數則可不拘,如填宋詞,有精小令者,亦有精慢詞者,均無損其意涵。

說了這麼多,主要是希望開筆之前,彼此能先有種共識。

Wednesday, February 09, 2005

我不太清楚Duke of Aberdeen請我來幹啥的。

看了你們幾篇,好像是要一起搞個寫文字的大項目,像是很有趣的樣子。

我有玩文字把戲的興趣,尤其喜歡跟人對著幹地議論一翻,認識我的Eric Spanner應該比較了解。

議論的過程經常胡說八道,搖頭晃腦,濫竽充數,總之長篇大論,把自己的見解有的沒的先發個聲,別人回應才又去想去寫。這樣寫寫想想,腦筋就活起來。

這種有來有往式的議論文字(一般稱為罵戰),令我玩文字玩得心曠神怡,特別起勁。相反,自己寫給自己看的東西,例如日記、小說、甚至個人網頁等,往往都是最終給丟下的。我有個小說的故事大綱,由初想至今已七個年頭,還只寫了那首尾各兩章,故事的女主角在我還在構想時原是個當時得令的日本AV女優,這幾年間那女優已先退休再復出再退休了,我也不知還應否再寫下去。

有時口中雖說沒所謂,要是真的沒讀者的話,確令人沒什麼動力提鼠寫文的——時間什麼的反而不是問題。有人看的話,我不信大家會不癈寢忘餐。

但要讀者來,卻又先要有文字。結果就是有沒有辦法自己先搞活自己。

如何搞活,我不好說,始終我是初來的。

Elaine 續說

看Duke 的回應﹐他寫“提醒自己不要把回應看作文章的質量”﹐今早在我整理我的書齋的時候﹐就回看自己在去年四月寫的一篇(很短的)﹐題為什麼的書才是一本好書﹐主要我要說的是暢銷的書是不是一本真正的好書。就這問題﹐我也問過一方﹐他也就我的題目作了解答

關於Duke 提的文章字數﹐我自己就沒有對自己有何的界定﹐因為我寫的盡是一些當下的感覺﹐當時的感覺有幾多就寫幾多﹐沒有一點的勉強。要我寫多點是沒有可能的﹐我不喜歡一些文字的堆砌。有時候我真有點佩服某些人﹐例如Duke 提到的港燦﹐他們可以就一題目寫很多很多﹐而看得出他們是用心的。

Stannum 提的續寫小說的網頁﹐是一個很有趣的提議。如果是一個愛情篇的話﹐我是有興趣參加的。我自己的小說也停了好一段時間﹐看似短期內也不會再執筆﹐不是我不想寫﹐而是我只有下一個場景﹐另外的一點頭緒也沒有。如果是一個聯寫﹐集各人的夢﹐出來的效果應該不錯的。

寫與不寫,是個問題

肥力兄,這個網誌也算不上是難產吧,減產或停產了倒是事實。其實正因為大家都是無酬寫作,我從來都沒有意思要大家定時定刻的交稿,喜歡寫便寫。反正這個「文章展覽館」是不需交租的。我反而想放棄各人出題這種做法,出一篇和舊文無關連的文章不就是一個新題嗎?興之所至或有話不吐不快的可以像Elaine和Winki今天那樣寫篇回應文章,沒興趣的話就寫自己喜歡的東西。反而報酬方面就真的不好意思,做發起人的實在無能為力了。:-(

你問這裡究竟是不是自己的地方?應該也是吧,而且也是大家的地方。這個問題,我反沒有想得太複雜的,是不是我想得太簡單呢?但我其實只要能寫就可以了,在不同的地方寫會有不同的讀者。我甚至很想寫寫情色故事,不過我就不想在自己的地方寫了,最好西方或生果報風月版能「有酬」的請我寫。:-)

Elaine,你提到的那位「不寫又寫」的朋友是誰呢?你應該請他/她也來這裡先掛單,有興致的時候便為我們寫一兩篇嘛。

我其實有考慮在這裡加一個訪客計的,但又不想為這個「初生嬰兒」加添壓力。我有點阿Q的覺得訪客人數和回應人數不能代表所有。大家在這裡寫的都是比較完整的文章,文章形式往往比較嚴謹,我會很細心的讀,卻很少回應。我舉個實例,很久以前我寫過一篇《周末雜談》,回應不錯。我曾經問過Miho怎樣才可寫得好,她坦白說的跟我說不要常寫類雜文,因為我可以寫更完整,更到肉的東西,之後我便避免寫這類短打。我有時寫作會刻意控制每篇的字數,當作是一種挑戰,用字數來「迫」自己要說的話清楚明白,不會沒頭沒尾,同時又不會太長,文字要精。

當然,不同的人可能會更適合寫不同的長度的文章,例如通寶和Elaine的短篇就有很多讀者,港燦兄的長文我很愛讀(也是少數有耐性讀),但卻極少回應,也許我自己是這樣模式的人,雖然我也愛收到回應,卻會提醒自己不要把回應看作文章的質量。事實上我覺得有我們合寫的網誌是有讀者的,Bloglines有人訂閱,我的公國有些人流也是來自《More Than One》的。其實我覺得寫網誌的新人應該加入《More Than One》,在這裡寫一兩篇,或回應一下文章,應可收正面宣傳之效。

Elaine建議聚會,也好,說到底相熟了回應起來會更有意思。這樣吧,我剛向一些寫網誌的新面孔發了些加入邀請,且看看有沒有新人加入,然後請他們先寫一兩篇作見面禮,我們在三、四月便來個網聚吧。其實我一直都很想吃Winki做的糕餅。

此外,我參加的那個網上電台節目早前一直在談性,有性專家在我便放了假。二月中開始一連幾集將會探討新興的獨立媒體,最後一集的主題是網誌(部落)文化和自主出版,想問問大家有沒有興趣上港台,和聽眾一起分享blogging的經驗。到時也可以藉此見面認識。

Stannum也來說

怎麼說好呢﹖這裡開張不久﹐自己才寫了一篇談電影﹐就碰上了工作排山倒海湧至﹐根本抽不出時間寫東西﹐連自己的blog也停頓了近一個月﹐更不要說與大家在這裡同寫了。終於等到聖誕假期﹐開始寫文章了﹐但 More Than One 卻一直靜悄悄的﹐可能大家認為題目難寫﹖又或者範圍太闊吧﹖

我懷疑這裡的問題﹐會不會是這個 blog 的成員缺乏了共同的興趣呢﹖舉個例﹐如果成員都對時事有興趣﹐題目都環繞時事﹐出了題目﹐例如「紅火蟻」﹐大家應該會踴躍地寫。又如果都是影迷﹐大家品評同一部電影就會很有興致了﹐例如近日就有多人談「誘心人」﹐將幾個人的影評集在一起﹐再加上其他人的留言﹐就已經是一個很互動的網誌了。其實自己也想過建一個續寫小說的網頁﹐由多個不同的網友同寫﹐將故事延續下去﹐應該會很有趣﹐不過我們這圈子寫小說的人都不夠多﹐所以還不敢貿然提出呢。

如果循另一個方向想﹐有一個叫「年中無休」的新聞台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04seven24 ﹐由七人合寫﹐每人每週寫一篇﹐題材不限﹐就像報紙的專欄一樣﹐也一樣可以維持﹐這也許就是Wing獸所說的。「寫作,還是寫自己喜歡的,才會快樂愜意。」但問題又如公爵兄所說﹐大家都有自己的地盤﹐如果這裡沒有特色﹐任由各人寫的話﹐大家回自己的地方寫就是了。

我覺得可以先由現有的成員討論一下﹐訂下一個大題材﹐然後由此出題﹐看看反應再說吧﹖

Elaine 說說

這裡我常留意的﹐始終也是一個屬於自己的地方﹐掛名不作業並不是我的性格。寫﹐我每天也寫﹐不停地寫﹐有沒有系統地寫﹐也有系統地寫﹔寫﹐絕對是一種快樂﹐是能夠表達的一種快樂。

為什麼不在這裡寫﹖並不是不想﹐而是環境不太適合﹐太靜了﹐不太像一個真正的部落。有人來了﹐我也會出來湊湊熱鬧﹐也順道告知大家我還在。就是我們並不是一群認識的族群﹐淡淡的關懷更見適合。

Winking 提過的「不寫﹐很難」﹐我很有同感。曾經有人說過著我不要太投入﹐小心到了一個不能自拔的地步。看﹗那人也加入了這團體﹐你們猜猜他/她是誰﹖我常想﹐寫文章﹐看書本﹐怎樣看都是一種健康的活動﹐可是如果是因為寫﹐因為看而對其他的事情沒有了興趣的話﹐那便作別論﹔患上電腦沉迷綜合症更是值得關注。

Duke of Aberdeen 的「體驗、檢討,再出發」 ﹐也是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部份。單單是寫﹐其實並沒有什麼意義﹐像Winking 所說「寫是抒發感情,利用寫作思考加強對周邊物事之認識,從而更瞭解自己」﹐就是這樣﹐寫作的題材像是新年的祝賀語一樣﹐(才)源滾滾來的。

在此祝愿在這裡的所有朋友﹐常常來這裡相聚﹔另﹐看看我們有沒有機會﹐來個more than one 的部落聚會。

Wing獸之回應

對不起啊~我想我也要負上部份責任,沒有貫徹始終,始終是辜負了你這個發起人的一番心意,也是個人方面的一個缺失...

說是缺失也許有點言重了,然而嚴以律己的人如我,個性雖有軟弱之處卻仍很會反省己身。我信,人生是不斷嘗試,不斷經歷,不斷領悟,不斷修正,而成為自己希望成為的那種人格。

其實偶有想起此blog,也有構思新的內容,寫些什麼,怎樣寫,差點在腦海中一筆一劃地記寫下來;然而雜務纏身,對世情常有所惑所感所憾所憎所恨,故此始終未能成文成句,磋跎不少歲月。

關於寫blog,[有時苦無題材]的情況甚少,[有時苦無時間]的情況也有,但可不睡不吃騰出時間來,[有時苦無讀者],我有時會懷疑沒多少人在看我的網頁,那些瀏覽數據,想是某某人閒著沒事幹瘋狂點擊refresh button,或反覆地log out再log in吧!當然,也是隨意猜想,事實上當然沒有這樣的人囉~有的話頂多只會是我吧!

[有時苦無知音]也是,想起[天涯何處覓知音]這句話,我想我是較古怪的人種,我從來不覺得別人認同自己有多重要,反之,沒人作如是想,只有我才想到,我覺得更有趣,更好玩,因為那是屬於我個人的獨特思考模式。我不是要選議員,不是要知音才可繼續自己想法行為的人。[哎呀,我不是說你有問題呀~這只是我的想法]

沒有[有時只想寫給某人看],我思我想我活我寫我在,寫是抒發感情,利用寫作思考加強對周邊物事之認識,從而更瞭解自己。

[有時只想寫給自己看,有時苦見自己寫得不知所謂,有時想把所有舊文刪掉,有時不想再寫。]
我也曾有過不想再寫下去,或是不公開地繼續寫下去的想法,特別是當自己非常介意別人有沒有留言留感想的時候。

由此至終,我一直是在寫我想寫的東西,雖然間有所惑,覺得自己是在自言自語,自我膨脹;但每天想,每天寫,早已成為生活習慣的一項。

不寫,很難。

與人合寫,其實不難,只是人的惰性使然,加上各有所好,要依循一個題目去寫,若遇著不熟悉或沒特別見解的,會失去寫的興趣,而淪為交功課之途。

寫作,還是寫自己喜歡的,才會快樂愜意。

Tuesday, February 08, 2005

《More Than One》再出發

《More Than One》這個多人合寫的網誌(以前我稱BLOG為部落的,現在覺得網誌這個翻譯較為合適)荒廢多時,我這個發起人總得負上責任。由此至終我把事情想得比較簡單,Miho把她的個人網誌關掉了,後來又想再寫,談著談著便有了合寫這個念頭。寫作是愉快的,但有時也是一件很寂寞的事情,教人差一點就要放棄。所以如果寫作道路上不只一人,more than one,是件很不錯的事情。然後又想到「與少樂樂、與眾樂樂」的問題,很自然便想到再加入一點朋友。

發了一些加入這個網誌的邀請,有些網友加入了,有些婉拒了。婉拒的其中一個理由,其實也是現時荒廢的原因之一──沒有明確的定位和目標。

這一點我是有點明知故犯的。因為我實在不想為自由的寫作加入任何限制。我想,只要文章和文章之間有著一點若即若離的互動就可以了,像Miho寫的《小一初生》和我的《不只一個》對著幹,之後各人寫的多多少少都有和之前的文章有所呼應,反而之後訂了共寫題目,有點變成了各寫各的。如果是各寫各的,實在沒有必要攪一個多人合寫的網誌了。我沒有好好講清楚我的想法,我想,當中可能要點實際體會,文字不能盡言傳。

體驗、檢討,再出發。我自已寫網誌已超過半年,在寫的過程當中有過不同的經驗。有時苦無題材,有時苦無時間,有時苦無讀者,有時苦無知音,有時只想寫給某人看,有時只想寫給自己看,有時苦見自己寫得不知所謂,有時想把所有舊文刪掉,有時不想再寫。

看到我以上所寫的,你會不會另有一番體驗。舊文友,有的話寫一篇文章來跟我這個寫作路上的同路人打個招呼,沒有的話便另寫一篇你想有同路人回應的文章。新朋友,手癢癢想加入同寫的話,請給我電郵(dukeblog-mto@yahoo.com.hk)。我所說的回應,不只是幾句留言,而是可以把它作成獨立文章的回應。

稍後,我可能會再發一點邀請。

總之,寫過再算。願大家多寫。祝大家有個愉快的雞年。